遍寻荷花
初夏的风,初夏的雨,时而狂躁,时而温柔。寻语山脚,静思湖中也应是荷花初开了。
近年,学校梳理静思湖,种入不多的荷花,狂雨初歇,细雨朦朦,微微清风,正是寻荷时。我舒伞信步来到湖边,找寻初夏的清凉。
大雨初了,细雨未止。池塘边散发着泥土的气息,也悠悠的有一阵阵的荷叶的清香。静思湖一角,荷花抢先映入眼帘 ,红色粉色黄色,细细尖尖的花瓣,因为雨的洗礼,透出意外的新,细雨朦胧,平添浓浓的彩,娇嫩的花蕊儿被花瓣呵护着,若隐若现,不肯全露真容。莲叶自由奔放,有的擎天而立,晶莹剔透的水珠在叶上溜来溜去;有的半飘于水,呈现出流冰一样的光;有的干脆你靠着我,我挤着你,在微风中不歇的轻舞。
一片粉荷掉落水面,如一叶小舟,不徐不疾,试图绕过莲杆。忽然一条鱼儿穿过,小舟左右晃荡,险些覆入水中。
顺湖而上,只见到一两只白白而温顺的柯尔鸭,荷花已不得见,清莲稀稀不得,略有失望。不禁遐想,如若他日沿静思湖而上,种上荷莲,再于湖边植些垂柳,夏日荷花盛开,莲叶田田,柳条飘飘,蜻蜓戏水,会否媲美清华园的荷塘,或北大未名湖?浙外也融一些清华园的重气,燕园的灵气,未尝不可也。
又想,能撑一叶扁舟,朦朦细雨中,穿梭在荷莲之间,采一些莲蓬,摘几朵莲叶;或像孩童一样赤条条扑通入水以荷叶作伞,寻几段莲藕,所有收获,通通送之和香园,请大厨做成美食,得天然之馈,赠之于一众师生,也为一乐也。
种荷,不仅在于好看,陶冶性情,使人赏心悦目,也在于它的价值。中医药食同源,即可食,亦可药。
莲藕的蛋白质,粗纤维,维生素含量丰富,可充饥,解热止渴,润肠通便;莲藕制成藕粉,补体力,缓解疲劳,提高思维能力;莲子含有多种氨基酸,蛋白质,果胶等,尤其含有氧化黄心树宁碱对呼吸道,喉,鼻咽癌等有明显的效果;苦胆莲心泡水清心安神,改善失眠。大片的荷叶也是宝物,洗净泡茶,煮水做饭可适用便秘,脂肪肝者,更别说荷叶粑粑的美味,叫花鸡的酥烂清香让人爱不释口。
荷花好看,莲子可食,其藕饱腹,莲芯医病,引人喜爱,然其自有风骨,不可亵渎。
宋人周敦颐作《爱莲说》“水陆草木之花,可爱者甚蕃。晋陶渊明独爱菊。自李唐来,世人甚爱牡丹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,濯清涟而不妖,中通外直,不蔓不枝,香远益清,亭亭净植,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。”谓荷莲乃花中君子。不娇不媚,于无声无息间静美绽放,人生如花,愿有一颗莲花之心,坚守本心,波澜不惊。在尘世喧嚣之间,淡雅从容,暗自生香。
杨万里作“泉眼无声惜细流,树荫照水爱晴柔。小荷才露尖尖角,早有蜻蜓立上头。”愿盛夏百花盛开的时候,一如晴朗的少年少女,意气风发,活得纯真自如。
当今世界,风云变幻无常,抗御外患,荷莲之洁诚乃华夏之需,万众一心,廉洁自律乃立国之本,建国元勋毛泽东主席等老一辈培育出肥沃而清廉土壤,当亿人所仰,纯洁的荷花虽不常开,然心中荷莲时时不败。
遍寻荷花,荷花在哪里?
遍寻清莲,清莲在哪里?
它在天边,在眼前,在三尺讲台上,在默默工作的普通螺丝钉旁,也印在朗朗书声的学子脑海里。
遍寻荷花,荷花在哪里?
遍寻清莲,清莲在哪里?
它捧在千千公仆的手中,种在万万百姓的心田里。
竹海2024.5.2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