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瞬间?在街边、在办公室、或是在家中,目睹有人突然倒地,不省人事。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?是惊慌失措,还是无奈等待?数据显示,心脏骤停的黄金救援时间仅有短暂的4分钟。每延迟一分钟,患者的生存率就会下降7%-10%。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,等待专业救援的同时,身边那个“你”的行动,至关重要。为了持续普及我校师生员工的急救知识,增强应急医疗救护处置能力,提高师生健康水平,后勤服务中心特别邀请杭州市西溪医院急诊科的林晓露医生一行于10月16日下午在融B207教室为我校师生员工带来了第十一期心肺复苏术实操急救技能培训。学校首届2025级硕士研究生、新进教职工80余人参加。

这场培训的目的非常明确:剥去急救知识的神秘外衣,让每一个普通人都能成为生命的守护者。
培训分为理论讲解、现场演示两个环节,林医生首先对心肺复苏术的原理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,让师生员工对这项急救技能有了更全面的了解。随后,她进行了现场演示,详细展示了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步骤和要领。

在培训过程中,大家都积极参与、认真学习,不仅掌握了心肺复苏术的基本要领,还了解了急救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。理论讲解后,师生们分组在模拟人上进行了实操练习。最初,大家动作生疏,对按压深度和频率充满不确定。但在导师一对一地指导下,很快便掌握了节奏。“原来正确的按压这么累!”一位学员感叹道,“但正是这种真实的疲惫感,让我真切体会到每一次按压承载的重量。”另一位学员则表示:“亲手操作后才发现,AED如此智能简单,之前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。”

培训的尾声,林医生再次强调:“我们不追求完美无缺的急救,只追求及时有效的行动。即使你的动作只有70分,也远胜于100分的袖手旁观。你的勇气,是连接死亡与生机的唯一桥梁。”
这堂培训课,不仅仅是一次技能学习,更是一次观念的革新。它告诉我们,拯救生命并非英雄的专利,而是每个掌握了正确方法的普通人的能力。心肺复苏这项技能,“宁可一生不用,不可一时不会”。当意外来临,希望我们都能从人群中坚定地走出来,说一句:“我会,让我来!”因为这不仅仅是一次救助,更是一次对生命最崇高的致敬。生命脆弱,但也坚韧。一个简单的技能,一份站出来的勇气,就能重燃一个家庭的希望。学习心肺复苏,不是为了成为英雄,只是为了在那一刻,不负生命的重托。
后勤服务中心
医务室张亮供稿